關於幼兒教育

開放式教育

所謂「開放式教育」是有別時既定式單元課程或教師單向式教導的一種教育理念, 例如蒙特梭立、角落教學、方案(主題建構)課程等以幼兒興趣為中心的教保模式都屬於開放式教育, 該怎麼做才能達到「開放式教育」的理想呢?  舉凡老師、環境、 課程、時間表、行政及家長等都是必要的支持,更需要依靠四個基本條件...

學習漣漪

孩子學習的開始,如同小雨滴一般,從孩子本身的興趣開始,再藉由同儕的鷹架學習與專業教師的引導下,擴散出許多漣漪,我們的課程架構便在如此理念下形成。學習漣漪的開始始自於孩子,再透過藝術指導師、音樂啟蒙師、體能訓練師、科學遊戲師等專業合作圈,最後經由幼師的推波助瀾,真正的學習於是發生

1. 以幼兒興趣為原點的的主題建構與課程統整

2. 藝術,音樂,體能與科學專業團隊的協同教學

3.尊重人類道德感與內在主動性的品格教育

關於國小安親課程

開拓視野

有人說, 只要買3本評量和一根鞭子,加上一桶糖果,就可以開安親班去了,有些全美語安親班則是在孩子和父母精疲力竭地回家後,還得為學校課業煩惱到深更… 6歲以前的幼兒懵懂未知,上了國中以後課業壓力繁重,而學齡兒童期正是開啟人生視野,豐富常識的黃金期, 因此兒童中心今年首開[實驗家教班], 除了英文課程外, 還規劃了坊間絕無僅有, 結合藝術與科學的[小小愛因斯坦]課程 ..有別於一般的才藝課, 課程內容的產生與安排, 除延續上述主題建構與專業協同的概念外, 我們更將課程規劃納入台北市科教館(科學領域)與北美館(藝術領域)的社會教育資源, 開拓兒童的視野...

關於品格教育

教孩子關心

品格教育不是口號, 更不等同於三字經弟子規, 品格教育來自於[身教]與[境教], 因為孩子是透過老師的眼睛來看世界,教師的視野決定孩子的高度... 兒童中心以「教孩子關心」為主題,每週和孩子們以圓桌武士的方式和精神,探討生活周遭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事件,教導孩子們從”心”開始關心他人,並引以為自身行為的借鏡。